我国有机颜料及其中间体市场和应用细分市场
现状及趋势报告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化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根据国情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将精细化学品分为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等11个大类,根据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咨询公司出版的专业研究报告《SPECIALTYCHEMICALS》,截至2020年,精细化学品已有近50个门类,已超过10万个品种。
一、精细化学品及市场情况
精细化学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大化工企业巨头的重点发展对象。因此,尽管全球化工行业整体规模近年来持续下滑,但全球精细化工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上涨,根据Bloomberg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15,475亿欧元,2015-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890亿欧元,2021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超17,400亿欧元。
精细化工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并逐渐将其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及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15-2020年间,我国精细化学品总产量由9,500万吨增长到12,00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8%。参照增速,2025年我国精细化学品总产量预估将超过15,000万吨。
据国家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的统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精细化工率,2018年都高达68%~69%,而我国2018年的精细化工率只有45%左右,与发达国家一直有约20个百分点的差距。近三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精细化工率增加速度有所减缓,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率将达到50%甚至更高。
2020年我国主要精细化学品供求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0年我国主要精细化学品供求平衡表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表观消费量∕万吨 |
涂 料 |
2,459.1 |
2,595 |
染颜料 |
98.4 |
72.5 |
农 药 |
214.8 |
60.0(以原药计) |
饲料添加剂 |
1,390.8 |
1,190.0 |
食品添加剂 |
980 |
880 |
表面活性剂 |
375 |
365 |
电子化学品 |
125 |
210 |
新能源化学品 |
175 |
165 |
塑料助剂 |
650 |
655 |
橡胶助剂 |
119.5 |
95.0 |
水处理剂 |
295 |
290 |
建筑化学品 |
1,450 |
1,420 |
二、化工中间体及市场情况
化工中间体(intermediate)就是用煤焦油或石油产品为化学原料制造农药、染料、涂料、颜料、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等11个大类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产物,是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精细化工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全球精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对化工中间体行业需求的增长及生产技术的进步。
化工中间体按应用领域主要分为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颜料与染料中间体以及其他化工中间体。根据Data Intelo对全球应用领域化工中间体市场统计,2019年医药中间体占化工中间体的比重最高约为65.3%,农药中间体占化工中间体的比重约为19.5%,染颜料中间体占化工中间体的比重约为3.2%,其他化工中间体的比重为11.9%。
总体上看,全球化工中间体的应用领域广泛,各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共同推动了全球化工中间体需求的增长,同时也丰富了化工中间体的产品品类。2019年全球化工中间体市场规模达1,060亿美元,2014-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考虑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预计到2025年全球化工中间体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美元。
我国中间体行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虽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基础石油化工产业和精细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原料、资金供应状况的不断改善,全球有机化工中间体生产与贸易中心逐步东移,逐步形成了以中国、印度为核心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生产贸易区。如今我国中间体产业从科研开发到生产销售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可生产的中间体产品囊括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36个门类共4万多种中间体产品,除满足国内下游医药、农药等行业的生产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每年中间体的出口量超过500万吨,其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约为60%。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化工中间体市场规模约为4,388亿元,2020年约为4,554亿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国。
精细化工中间体可分为脂肪系、苯系、萘系、蒽醌系、杂环系和稠环系等,也有一些杂环化合物。我国可以生产的苯系、萘系、蒽醌系、杂环系等染、颜料中间体400多个品种,基本上能够满足染颜料工业发展需要。近年来用杂环化合物中间体制备的有机颜料呈上升趋势。另外菲、吡啶、氧芴、喹啉、吲哚、咔唑、联苯系列化合物,这些复杂的原料应用到染颜料制造上去,则合成原料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和普遍了。染颜料中间体生产情况详见表2。
表2 2017—2021年我国染颜料中间体生产情况
年 份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平均增长∕% |
中间体产量∕万吨 |
36.3 |
43.7 |
46.3 |
40.1 |
51.6 |
9.2 |
个别染料中间体产品,如乙酰丁二酸二甲酯(俗称DMAS酯)是合成食用色素柠檬黄的重要中间体,柠檬黄约占合成食用色素的30%-40%。目前,河北彩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约为5,000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60%,与奥地利ESIM公司是全球DMAS的主要生产商,在全球合成食用色素的生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我国有机颜料中间体及生产情况
我国已成为世界有机颜料中间体的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对整个世界有机颜料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高性能有机颜料中间体主要依赖进口,在本世纪初国内高性能有机颜料打破了进口依赖,国内的中间体及有机颜料合成技术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同时开始出口到国外。
有机颜料品种繁多,对应的中间体也很多,苯系中间体、萘系中间体和蒽醌系和杂环系中间体四者占比超过95%。其中主要应用的有机颜料中间体是3,3—二氯联苯胺(DCB)、乙酰乙酰芳胺类、CLT酸、2B酸、2-萘酚、2,3-酸、4B酸、铜酞菁(酞菁铜)、吐氏酸和DMSS酯等。2021年我国主要有机颜料中间体产量约为37万吨,按照1~2%的年增长率计算,2025年我国主要有机颜料中间体的产量预估约为40万吨。我国主要有机颜料中间体的生产情况详见表3。
表3 我国主要有机颜料中间体的生产情况
名称 |
主要生产企业 |
2021年产量 |
3,3—二氯联苯胺(DCB) |
浙江秦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隆盛合公司 宁夏蓝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樟树市科海化工有限公司 |
4-5万吨 |
乙酰乙酰芳胺类 |
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胶州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22,000吨 |
CLT酸 |
浙江秦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000吨 |
2B酸 |
浙江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山东阳光颜料有限公司 吴江市屯村颜料厂 浙江正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8,800吨 |
2-萘酚 |
山东阳光颜料有限公司 内蒙古美力坚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天津亚东集团 唐山华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175,000吨 |
2,3-酸 |
山东阳光颜料有限公司 内蒙古美力坚科技化工有限公司 天津亚东集团 唐山华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40,000吨 |
4B酸 |
吴江市屯村颜料厂 镇江市天龙化工有限公司 |
13,000吨 |
铜酞菁(酞菁铜) |
安徽申兰华色材有限公司 淄博福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捷虹颜料化工有限公司 双乐颜料股份有限公司 |
36,000吨 |
吐氏酸 |
响水恒达(吴江梅堰三友) 唐山华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亚东集团 |
14,000吨 |
DMSS酯 |
河北彩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百合花集团 淄博鸿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
5,000吨 |
小计 |
|
36.38-37.38万吨 |
上述前9种中间体是传统的有机颜料中间体,市场规模比较稳定,每年增速不大。DMSS酯是合成喹丫啶酮类高档有机颜料的中间体,该类有机颜料主要用于汽车和工业涂料,打印机墨水和墨粉等高端产品。DMSS酯近几年增速较快,年增长率约为6%,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7,000吨,预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8,800吨。河北彩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DMSS酯的主要生产厂家,年产能为4,500吨,其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四、我国有机颜料的产量、进出口量和消费量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有机颜料的生产逐渐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转移,到目前为止亚洲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颜料生产和消费地区。
2021年,全球有机颜料总产量约为42万吨,年复增长率约2%。其中亚洲有机颜料总产量约35万吨,约占全球有机颜料产量的83%;我国有机颜料产量约为26万吨约占全球有机颜料产量的62%,约占亚洲有机颜料产量的74%。预估2025年全球有机颜料产量约为45万吨;全球有机颜料销售额大约在60亿美元,其中,偶氮颜料占比50-55%、酞菁颜料占比20%、高档颜料和其他颜料占比25-30%。
根据2017-2021统计数据,我国有机颜料产量和出口量2017-2020年呈下降趋势,2021年出现大幅上涨,这与2020年3月20日起我国将有机颜料及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有较大关系。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增强了我国有机颜料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种高增长率具有不可持续性,2021年后我国有机颜料产量和出口量增长率将出现下降,预估2021-2025年的年均增长率在1~2%,2025年产量和出口量预估分别为28~29万吨和15~16万吨;我国有机颜料进口主要为高端有机颜料,且逐年上涨,2021年进口量为3.6万吨,预估2025年进口量预估为4万吨;根据产量、出口量和进口量数值,估计2025年我国有机颜料消费量约为17万吨。详细数据见表4。
表4 我国有机颜料的产量、进出口量和消费量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年均增长率 |
2025年 (预估) |
产 量/万吨 |
24.6 |
22.2 |
21.5 |
21.5 |
26.5 |
1.8% |
28~29 |
出口量/万吨 |
14.3 |
13.1 |
12.5 |
12.7 |
14.4 |
0.1% |
15~16 |
进口量/万吨 |
1.8 |
2.1 |
2.9 |
2.9 |
3.6 |
18.5% |
4 |
消费量/万吨 |
12.1 |
11.2 |
11.9 |
11.6 |
15.7 |
|
17 |
注:消费量=产量-出口量+进口量。
五、涂料、油墨、塑料行业产量和消费量情况
有机颜料应用领域很广。根据有机颜料消费量占比,有机颜料主要应用于油墨、涂料及塑料加工(主要通过色母粒着色)等领域,其中油墨行业用量占比约为40%、涂料行业用量占比约为28%、塑料行业用量占比约为27%、其他行业用量占比5%。
1、涂料行业情况
涂料是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是国民经济配套的重要工程材料,根据应用领域可分为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家具等行业。
根据《涂料世界》杂志估测,2022年世界涂料销售额将达到1,980亿美元,其中亚洲占45%,大约为900亿美元;中国约占亚洲份额的58%,为520亿美元。中国为世界第一涂料生产及消费大国,为位于第二位的美国的1.5倍。
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7-2021年,我国涂料的产量和进出口量都呈上涨趋势。2021年我国涂料的产量、出口量和进口量分别为2,860万吨、21.34万吨和21.23万吨,根据相应的年均增长率计算,2025年我国涂料的产量、出口量、进口量和消费量预估分别为4,022万吨、23.9万吨、24.9万吨和4,023万吨。数据详见表5。
表5 我国涂料产量、进出口量和消费量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年均增长率 |
2025年 (预估) |
产 量/万吨 |
2,036.4 |
1,759.79 |
2,438.8 |
2,459.1 |
2,860 |
8.9% |
4,022 |
出口量/万吨 |
19 |
19.8 |
20.2 |
20.75 |
21.34 |
2.9% |
23.9 |
进口量/万吨 |
18.1 |
17.6 |
17.6 |
17.78 |
21.23 |
4.1% |
24.9 |
消费量/万吨 |
2,035.5 |
1,757.59 |
2,436.2 |
2,456.1 |
2859.9 |
|
4,023 |
注:消费量=产量-出口量+进口量。
2、油墨行业情况
油墨是一种由颜料、连结料和助剂等组成的具有一定黏性的胶状流体,是印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出版、电子、建筑装潢等行业。
油墨种类众多,不同类型的油墨组成差异较大,性能也各不相同。按照不同方式分类情况详见表6。
表6 油墨种类
分类方式 |
油墨种类 |
按印刷版式分类 |
胶印油墨、凹印油墨、柔印油墨、丝网印刷油墨及喷印油墨等 |
按溶剂类型分类 |
含苯酮类溶剂油墨、油性油墨、醇/酯类溶剂油墨、水性油墨及无溶剂型油墨 |
按干燥方式分类 |
挥发干燥型油墨、氧化结膜干燥型油墨、热固化干燥型油墨、紫外固化(UV)干燥型油墨及其他干燥型油墨 |
油墨工业产生于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因化工和包装印刷业的发展而得以 迅速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油墨制造业产量不断上升,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油墨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全球油墨消费量为420万吨,市场价值为210亿美元。预计2021-2026年全球油墨市场需求年均增速约为1.9%。目前中国油墨消费量为全球第一,约占20%的市场份额。北美第二,约占19%,西欧排第三位约占16%。
根据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统计数据,2016-2020年期间,我国油墨产量方面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020年产量和年均增长率2.2%计算,2025年我国油墨产量预估为87.1万吨;出口量除2020外,每年在2.6万吨左右,考虑到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发的对当年出口的影响,预估2025年的出口量也保持在2.6万吨左右;进口量方面,一直呈下降趋势,以2020年进口量和年均增长率-13.4%计算,2025年出口量预估为0.51万吨。数据详见表7。
表7 我国油墨产量、进出口量和消费量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年均增长率 |
2025年 (预估) |
产 量/万吨 |
71.5 |
74.2 |
75.5 |
76.8 |
78.1 |
2.2% |
87.1 |
出口量/万吨 |
2.56 |
2.7 |
2.66 |
2.65 |
2.16 |
-4.2% |
2.6 |
进口量/万吨 |
1.87 |
1.74 |
1.61 |
1.31 |
1.05 |
-13.4% |
0.51 |
消费量/万吨 |
70.81 |
73.24 |
74.45 |
75.46 |
76.99 |
|
85.01 |
注:消费量=产量-出口量+进口量。
3、塑料行业情况
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经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制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交通、航空、航天、高铁、汽车、建材、家电、电子电气、包装、医疗等领域。
世界塑料制品产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年产量已从2000年的2.34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4.6亿吨,年均增速为3.6%,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2亿吨。
目前,我国已成为塑料制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7-2021年,我国塑料制品的产量、进出口额均呈上涨趋势。2021年我国塑料制品的产量、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8,004万吨、990亿美元和224亿美元,以2017-2021年相应的年均增长率计算,2025年我国塑料制品的产量、出口额和进口额预估分别为8,529万吨、1,563亿美元和270亿美元。详细内容详见表8。
表8 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和进出口额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年均增长率 |
2025年 (预估) |
产 量/万吨 |
7,515 |
6,042 |
8,184 |
7,603 |
8,004 |
1.6% |
8,529 |
出口额/亿美元 |
627 |
694 |
749 |
853 |
990 |
12.1% |
1,563 |
进口额/亿美元 |
186 |
199 |
196 |
193 |
224 |
4.8% |
270 |
注:2025年预估产量、预估出口额和预估进口额,以2021年的数据为基数和对应的年均增长率计算所得。
4、食品行业情况
染颜料及其中间体除在纺织、涂料、油墨和塑料行业大量使用外,还可作为合成食用色素添加到各种食品中。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合成食用色素产量约上万吨,并且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球合成食用色素的产量或将达到数万吨。预计2022年全球合成食用色素市场规模估计为5.9 亿美元,到2032年将增至10.66亿美元,年复增长率为6%。
根据相关统计,2017-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产量由851.4万吨增长到1,197.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8.9%,以此增速计算,预估2025年全国食品添加剂产量为1,680万吨。详细内容详见表9。
表9 2017-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产量
年 份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平均增长率 |
产量∕万吨 |
851.4 |
688 |
837.9 |
1,057 |
1,197.2 |
8.9% |
在合成食用色素总产量中,柠檬黄占比约30%-40%。DMAS是生产合成食用色素柠檬黄的重要中间体。按照行业一般生产经验,平均每1吨DMAS中间体可用于生产约3吨柠檬黄。由此可以预测,合成食用色素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上游中间体的市场需求,预计到2025年,DMAS的全球市场需求将达到近万吨。
六、我国有机颜料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近30多年来,我国有机颜料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有机颜料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1万吨到现在的20多万吨,增长了20多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有机颜料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染颜料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1、有机颜料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产业政策支持。国家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 年度)》、《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
涂料、油墨、塑料行业稳定发展。我国涂料、油墨、塑料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这是颜料应用的基本盘。
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行业企业进园区,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技术、环保、服务和颜料新品种等要素上的综合竞争。根据协会统计,2016-2021年,我国有机颜料前5名企业产量之和占总产量的比例由50%上升至64%。我国有机颜料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山东和河北等地。
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升。颜料生产技术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逐步缩小。
生产制造能力提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染颜料生产国,欧美大型跨国染颜料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被国内企业取代,即使在高端染颜料领域也受到国内大型染颜料企业挑战。
2 、有机颜料行业面临的挑战
颜料企业在环保安全方面方面受到严格控制。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各种环保安全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一些环保安全方面不达标的企业将面临整改甚至关闭的风险,企业中高耗能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也难以持久。
行业存在新增产能过多。现已公布拟建产能21.1万吨,与现有产量比增幅达50%以上,投产后如果全部达产,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加剧市场的竞争程度。
有机颜料产品同质化严重。从有机颜料产品结构上看,国内大多数产品为通用型品种,同质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印度有机颜料出口也在快速增长,2017-2021年印度有机颜料出口量由9.8万吨增长到13.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8.0%,2021年的出口量仅比中国少1.1万吨。印度有机颜料出口增长对我国颜料生产、消费和出口构成严重威胁。
3、有机颜料行业发展建议
染颜料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供应端产品结构优化,转向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生产自动化趋势确立,产品性能稳定性提升。环保监管长效机制加速染料行业优胜劣汰,具有环保安全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空间。因此,建议有机颜料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淘汰落后的高耗能的设备和生产工艺,研发节能减排新工艺。对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重视企业环保和安全,加大对环保安全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差异化。一是提高高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端品种需求将增加,市场占比将稳定扩大。以喹吖啶酮类颜料为例,Straits Research公司估测其2021年市场销售额为3.36亿美元,到2030年将增加到5.39亿美元,2020-2030年均增速将达到6.1%,远大于有机颜料平均增速;二是强化产品的应用研究,对同一分子结构的产品根据不同应用领域提高产品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比如颜料红57:1是一个大吨位老品种,主要用于油墨。将颜料粒子形状由针状通过相应后处理技术转变为长宽比为2.5:1的长方体将提高其透明性,并使其色光转变为蓝光红,更适合在墨粉中应用。
加强对客户服务及合作,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有机颜料应用方案。包括:合作开发,特别是下游行业驱动的创新,客户的合作不可或缺周到的服务,包括解决技术问题、提供产品在合规方面的信息、及时供货等。为有机颜料开发应用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 2024-04-11
- 2024-01-30
- 2023-11-06
- 2023-09-01
- 2023-09-01
- 2024-10-17
- 2024-08-12
- 2024-07-23
- 2024-06-19
- 2024-06-19